聚焦重庆两江新区一号工程 首个“双一流”高校(2)

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8日 10:09: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精密铸造为例,依托西安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正在规划建设钛合金精密铸造、航空航天重点领域精密成

以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精密铸造为例,依托西安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正在规划建设钛合金精密铸造、航空航天重点领域精密成形等一批创新中心。 rt。检测评价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对重庆航天材料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补作用很大。

其中,高性能钛合金是现代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大装备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近年来新兴的3D打印技术相比,精密铸造仍然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可用于形成钛合金外壳等复杂结构,尤其是复杂的内腔结构。

“我们计划在3-5年内建成多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企业,成为重庆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的一张名片。”寇洪超说。

目前,西安工业大学孵化航天钛合金大型复杂薄壁结构件精密铸造产业化项目,成立重庆良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和三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到2025年成为该领域国内领先的技术领先者,到2030年形成1至15亿元的销售规模,预计利润超过3亿元。

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两江协同创新区面向产业发展需要,持续提供高水平技术供给,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团队等设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35个。

此外,两江协同创新区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统筹部署“0以1”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分布式雷达天象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等重大科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研发平台建设启动。先进绿色航空能源动力已进入EVA化和示范阶段。重点是基于超快激光的光刻技术和钛合金复杂结构精密铸造技术。核心技术取得阶段性进展。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创新平台,继续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落户两江新区,集聚高水平——终端研发机构,提升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如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举报。一经采用,将收取一定的报酬。举报材料关注微信:ihxdsb,QQ举报材料:]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sxgcxb.cn/zonghexinwen/2021/0708/630.html



上一篇:穿越世界规模最大的黄土塬隧道贯通,银西铁路
下一篇: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揭牌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创新

塑性工程学报投稿 | 塑性工程学报编辑部| 塑性工程学报版面费 | 塑性工程学报论文发表 | 塑性工程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塑性工程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